知产干货丨月饼里的专利、嫦娥的镜子和月光
来源: | 作者:嘉思特知识产权 | 2025-10-13 14:34:20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原创文章,转载请备注来源!


中秋刚过,月饼的余香仍在齿间萦绕。


或许您还与家人共享了节令美食,或许那盒精美月饼仍在家中点缀。无论怎样,当我们在节后回顾那轮明月的倩影时,心中那份团圆的情愫依然温热。但您可曾想过,就连这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也早已被现代专利技术悄然包裹?


一块月饼里的“专利馅料”


刚刚品尝的现代月饼,很可能就是多项专利的结晶。从饼皮的配方到馅料的工艺,从保鲜技术到包装设计,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专利技术的影子。


广州酒家的“双黄纯白莲蓉月饼”早在1990年代就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其独特造型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而近年流行的流心奶黄月饼,其核心在于精准的“流心”工艺——如何让内馅在常温下保持固态,又在加热后自然流淌,这背后是严格的温度控制技术和配方专利。如“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就申请了一件以奶酥皮月饼为主要内容的专利,其主要要求用于制备奶酥皮月饼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以奶酥皮加工方法为例,该专利中通过风干生产线对成型的奶酥皮月饼坯进行风干,印花,然后就进行刷蛋液,再风干,最后进行烘烤,从而加工的奶酥皮月饼成型效果好、不易开裂、掉皮和漏蛋液。



月饼礼盒的包装设计同样是专利创新的热点领域,湖南某公司为中秋礼盒申请了可翻转变换的结构专利,通过八个筒体巧妙组合成正方体结构,不仅能随意变换造型,还能在月饼食用后作为装饰品或收纳盒重复使用,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环保理念,也展示了专利如何让传统节日用品焕发新生。



还有企业获得了活性炭除氧剂的专利,能将月饼保质期延长至180天,解决了高糖高油食品的保鲜难题。


奇葩月饼大赏:专利馅料的奇妙世界


节后盘点月饼市场,各种馅料令人大开眼界,其中不少都有专利加持,某企业推出了咸辣味牛肉辣椒月饼,其专利在于采用灯笼辣椒为辣椒酱的制作材料,通过独特的灯笼椒处理工艺,使灯笼辣椒在炒制过程中脱水90%,只保留10%的水分,进而可以增强辣椒肉质的口感,从而来增加月饼口感。


与之相似的,湖南某企业推出了一款麻辣鱼酥皮月饼,该专利则聚焦于一方面有效缓解麻辣鱼尾的辣度,适合大众口味;另一方面,通过麻辣鱼尾的鲜美香味又能提高月饼的口感。只能感叹湖南不愧是吃辣大省,在月饼这一方面也始终如一。

当然不单单有以上不那么常规的创新馅料月饼,也有一些听起来就很好吃的月饼,如有企业申请了冰淇淋月饼的常温保存专利,通过特殊的乳化技术和包装设计,让冰淇淋馅料在常温下保持形态2小时不融化。

这些看似猎奇的创新,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保护,展现了食品工业的创新能力。


嫦娥的镜子:月球探索中的专利之争


当我们还在回味“嫦娥应悔偷灵药”的诗句时,中国的“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正带着无数专利技术遨游太空,从嫦娥一号实现了卫星绕月飞行探测,嫦娥五号完成了月球样本的采集与返回,到嫦娥六号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其中,嫦娥五号成功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背后,是一项项精密专利技术的支撑。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申请的“一种带有导流环的月壤钻进取芯机构”专利,专门针对月球极端环境设计,能在真空、低重力条件下可靠采集并密封月壤样本。这项技术不仅助力中国探月工程迈出关键一步,其创新结构和材料设计也被应用于地球上的地质勘探、深海采样等领域,真正实现了上天入地的技术转化。



可利用的月光


虽然月光无法被私有化,但利用月光的技术却可以成为专利保护的对象。如国内某光伏公司提出了一种日光光伏发电与月光光伏发电互补的光伏供电站,通过光敏控制装置自动调整电池板角度,白天朝向太阳,夜晚转向月亮。尽管月光发电效率远低于日光,但在无电网覆盖的偏远地区,这种夜以继日的发电方式仍能为低功耗设备提供持续能源,展现出专利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巧妙应用。



月光后的结语


这个刚刚过去的中秋,当您品尝了专利技术保鲜的月饼,欣赏了通过专利技术传播的中秋晚会(流媒体技术专利),用着拥有多项专利的智能手机拍摄月亮时,或许已经对“专利”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这些看似“脑洞大开”的专利,实则体现了专利制度的本质:鼓励人类将最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现实。现代专利制度如同中秋月光,平等地照耀每个创新领域。从食品加工到太空探索,从传统文化保护到尖端科技创新,专利无处不在。


它保护大企业的重大发明,也守护个人创作者的小巧思:一位奶奶改进的月饼脱模方法,一位设计师创作的玉兔主题矢量图案,一个高中生设计的更环保的月饼包装——只要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都可能获得专利保护。


专利不是遥远冰冷的法律文书,而是对人类创新精神的温柔守护。它保护每一个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奇思妙想,无论这个想法是关乎浩瀚宇宙,还是只为了让一块饼皮的口感更加酥软。就像月光穿越星际照亮黑夜,专利制度穿越时空守护创新。千百年来,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无论是通过诗词歌赋,还是通过专利说明书。


中秋虽过,明月依旧,创新永不落幕。或许明年的中秋,又会有新的专利技术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别样的光彩。


FOCUS ON QUALITY LEGAL SERVICES,    THE LAW FIRST, THE SUPREMACY OF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