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非正常专利申请通知
来源: | 作者:张晓 | 发布时间: 2023-09-15 | 311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新的一批非正常申请专利通知又双叒来了,很多申请人在应对非正常专利通知时不知何去何从。尽管大部分非正常专利确实不正常,但是难免有正常专利申请被误伤的情况。那么收到“非正常专利申请”通知后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非正常专利申请,收到“非正常专利申请”通知后该如何应对。


一、什么是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不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虚构创新业绩、服务绩效,单独或者勾联提交各类专利申请、代理专利申请、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等行为。


二、为何要打击非正常专利?


1、违背专利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扰乱秩序;

2、消耗国家行政资源,使得审查员无法有充足的精力审查正常专利;

3、扰乱了国家在国内对专利审查工作的部署工作,还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自主创新形象。


什么样的专利申请会被列为“非正常专利申请”?


根据2021年1月27日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中的记载,实施下列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予以从严打击、从严处置。


(一)《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第75号局令)第三条规定的六种情形;

(1)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内容明显相同的专利申请;

(2)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明显抄袭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专利申请;

(3)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不同材料、组分、配比、部件等简单替换或者拼凑的专利申请;

(4)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实验数据或者技术效果明显编造的专利申请;

(5)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利用计算机技术等随机生成产品形状、图案或者色彩的专利申请;

(6)帮助他人提交或者专利代理机构代理提交本条第一项至第五项所述类型的专利申请。

(二)单位或个人故意将相关联的专利申请分散提交;

(三)单位或个人提交与其研发能力明显不符的专利申请;

(四)单位或个人异常倒卖专利申请;

(五)单位或个人提交的专利申请存在技术方案以复杂结构实现简单功能、采用常规或简单特征进行组合或堆叠等明显不符合技术改进常理的行为;

(六)其他违反民法典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不符合专利法相关规定、扰乱专利申请管理秩序的行为。


四、收到非正常专利申请自查及整改的通知后该怎么办?


第一步,了解这些专利申请因为什么原因被列为非正常专利。


建议专利申请人多结合自身情况,客观分析是否存在所指出的非正常专利行为,确系存在问题的,积极配合撤回是最优选择。

如果申请人认为该专利申请可能被误伤,则建议申请人侧重通知中指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从而增加申诉成功的希望。

申诉材料的准备需要对症下药,如果国知局认为申请文件撰写有问题,需要提供实验数据、会议记录,证明专利不是编造的,有数据支撑,同时也要指出,对比现有技术来说,该专利能取得的有益效果和克服的技术问题。

如果国知局认为申请人有问题,在实际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条非正常的理由:“所提交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与申请人、发明人实际研发能力及资源条件明显不符的。”针对这样的理由,申请人应该提交的申诉材料包括:


1、申请人简介(如果申请人是企业的,提供企业简介,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经营范围、企业产品、企业发展历程、企业发展理念、企业荣誉资质等;如果申请人是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简介、个人是否发表过论文或者其他出版物、职称等)。

2、发明人简介:个人简介、个人是否发表过论文或者其他出版物,创作思路等。

3、研发条件阐述:研发合同、(与专利相关的原材料)采购合同/发票、(与专利相关的产品)销售合同/发票、研发场地、研发设备、与专利相关产品的实物图/CAD图。

4、技术方案阐述:实验数据、会议纪要(最好有发明人或申请人签字/盖章的)、聊天记录、检索记录、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等。


第二步,在要求答复时间前提交撤回或申诉材料。


如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审查业务专用函的情况,需要按照通知书上指定的期限进行答复,如为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通知的情况,需要直接联系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确认后续手续如何办理。


五、如何在提交专利申请前自查,降低被筛查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的风险?


1、避免递交明显不符合企业经营范围的新申请。

2、根据筛查到的非正常专利数据,同日申请、相同主题的申请被列为非正常专利的较多,如果是一案双申的案件,则建议在申请时声明“同日既申请发明又申请实用新型”。

3、对于明显堆砌现有技术、编造技术方案或数据、不符合技术改进常理的专利申请提案,建议放弃提交申请。

4、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要与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匹配,避免为了追求专利数量而短时间递交明显与研发能力不符的专利数量。

为了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向高质量转型升级,今后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检查只会更加严格。申请人要秉持诚实信用原则,不盲目追求专利数量,收到“非正常专利申请”通知后也不要慌,若被误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准备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申诉,相信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FOCUS ON QUALITY LEGAL SERVICES,    THE LAW FIRST, THE SUPREMACY OF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