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干货丨常见的专利运营模式有哪些?
来源: | 作者:嘉思特知识产权 | 2025-07-11 17:59:56 | 10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专利运营通常是指专利权的权利主体为了商业目的而通过许可、转让、融资等方式对其拥有的智力成果进行商业运作和经营等的活动¹。本文梳理了专利运营方面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常见的专利运营模式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1)专利权许可:专利权人保留专利所有权,将专利的使用权授权他人,以获得一定经济利益。许可人无需参与市场经营管理即可获得稳定的收益,但存在技术泄露从而降低竞争优势的风险。

(2)专利转让:专利申请权人和专利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转让给他人。专利权人能够迅速获得资金回报,也能避免后续的运营和维护,但也失去了对专利产品的控制和未来获益的可能性。

(3)专利维权诉讼:专利权人通过协商、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向人民法院起诉等维权方式保护自身专利权不受侵犯。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具有终局性效力,专利权人根据损失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赔付。

(4)专利作价投资:专利权人将专利技术作为资产评估作价后,以专利出资成立新公司或增持现有目标公司股权。专利权人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可以与企业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但股权收益情况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5)专利质押融资:专利权人通过专利质押或担保的方式,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专利权人能够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但存在专利运营中因未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而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风险。

(6)建立专利池:某一技术领域的多个专利权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将其专利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专利权人能够使用更低的运营成本得到专利资源,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但建立专利池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与维护。

¹栾春娟,宋河发,谢彩霞.基于技术交易网络的专利运营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0(09):3-17.


FOCUS ON QUALITY LEGAL SERVICES,    THE LAW FIRST, THE SUPREMACY OF RIGHTS